
株洲日報·掌上株洲記者/鄧偉勇
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,這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。
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,市人大、政協等機關積極響應市委號召,動員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堅守一線;統戰系統全面統籌資源,匯聚各方力量扎硬寨、打硬仗;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,動員聯系群眾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中……
踏平坎坷成大道,越是艱險越向前。社會各界團結一心,紛紛盡己所能,出資出力,凝聚起萬眾一心、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。
▲ 市人大駐蘆淞區社區防疫工作隊。
履職盡責,抗疫一線顯擔當
到抗擊疫情第一線踐行初心,到最關鍵的地方扛起使命。疫情發生后,市人大、市政協等機關聞令而動,第一時間作出工作部署。
在云龍示范區學府港灣小區,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謝建文主動請纓,在小區里組建起了一支黨員抗疫先鋒隊,為小區疫情防控工作查漏補缺。“身為人大代表,關鍵時刻不能退縮。”謝建文用行動作答。
▲ 7月31日,市政協機關選派9名黨員干部進駐社區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。
蘆淞區市場群,區政協委員劉英明每天在38家專業市場扯開嗓子宣傳,“讓疫情防控知識深入人心,我要擔起責任。”
關鍵時刻,又見迷彩綠。株洲軍分區緊急動員部署,廣大民兵聞令出征,開展環境消殺,在核酸檢測點維持秩序,用行動踐行“平時服務、急時應急、戰時應戰”的職能使命。
越是風急浪高,越需中流砥柱。在市委組織部的號召與推動下,全市1.4萬余名機關、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奔赴抗疫一線。
連日來,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派出督察組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,督促各級各單位主動擔責,主動作為。
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上,無數“逆行者”奮勇爭先、擔當作為,把履職盡責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,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。
凝聚合力,眾志成城打硬仗
團結是鐵,團結是鋼,團結是戰勝疫情的最強力量。全市統一戰線成員積極響應,盡己所能,值守一線、捐款捐物。“沒想到你們工作隊行動如此迅速,真是抗疫先鋒!”7月31日,市僑聯、民主黨派市委機關防疫工作隊迅速集結,下沉石峰區先鋒社區,走街入戶協助核酸檢測工作。
▲ 民革蘆淞工委組織黨員自制冰塊到核酸檢測點送清涼。
風雨中見真情,民革蘆淞工委組織黨員自制4噸冰塊為烈日下的醫護人員送上清涼;民建蘆淞工委組織會員為市疾控中心、區交警大隊和漂家井社區捐贈醫用口罩5000個。
抗擊疫情,各方面盡銳出戰。
公安流調民警24小時高效運轉,與病毒賽跑,全力支撐衛健等職能部門,上追源頭,下拓密接,開展拉網排查。
工信系統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,物資儲備、園區疫情防控、大數據摸排、企業服務指導、防疫物資保障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進行。
既抓疫情防控,又抓經濟發展,商務和糧食部門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的保供穩價工作,讓市民生活無憂。
慢不得,等不得。教育部門第一時間發布多條禁令,各級各類學校實行校園“封閉式”管理,全市師生員工非必要不離株,所有線下培訓一律暫停。
疫情面前,各方面力量迅速集結,構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,為打贏這場硬仗增加了底氣和信心。
發揮優勢,織密疫情防控網
黨有號召,群團必有行動。面對疫情,全市工會、共青團、婦聯等各級群團組織,按照黨組織的部署,充分發揮各自的橋梁紐帶作用,始終奮戰在全民抗擊疫情的“主戰場”,織密疫情防控網。
市總工會組成3支工作隊奔赴社區疫情防控一線,安排10萬元專項經費,緊急采購一批防暑、防疫物資,分發到社區有關核酸檢測點。
城市有難,青年一起扛。團市委發出倡議,號召團員青年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,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。截至8月8日18時,全市共組建青年突擊隊、青年志愿服務團隊278支,動員9533人次青年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。
▲ 天元區18歲的小馬和22歲的小沈是堂姐妹,均為在校學生,核酸檢測工作一啟動就奔赴社區一線成為志愿者。
面對再次襲來的疫情,全市2.4萬名婦聯執委聞令而動、聽令而行,走村入戶宣傳防疫知識,深入社區發放防疫物資,引導群眾做好個人防護……
全市機關單位勇擔責任,防疫情、迎大考、見行動,在這場決勝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經受考驗,共同譜寫出無悔于株洲歷史的英雄贊歌。
責編:陳文美
初審:陳文美 二審:唐劍華 終審:夏義鳳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